关于差异教育
(由著名教育大师冯恩洪“差异教育”引发的思考)
郑秋贤
我们都知道,我们的教育方针是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但是我们同时也很清楚,每个学生都是存在差异的。因此,国家才会设立大学、专科学校、职业学校,其实,这就是差异教育。小学阶段,尽管孩子学习的起步是相同的,但差异却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目前的教育,无论是社会、学校还是家长,都或多或少的忽视了孩子的差异,总想让每个孩子学习成绩好,这无意之间扼杀了部分孩子的天性,给孩子造成了极大的心理负担,也使教育改革举步维艰。由于年龄的限制,小学生不可能像大中专学校那样实行差异教育,那么怎样才能使成长中的孩子有更大的更合理的成长空间呢?
我认为,小学生可以在心里及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利用差异教育来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教育,不是使每个受教育者都达到自己的要求,而是在其自身智力体力及兴趣爱好的基础上,使其个人能力有较大幅度的发展和提升。因此,我们应该为在某一方面有爱好的学生,提供更多的从事这一方面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指导并引导学生在他自己的特长或兴趣领域健康发展,有效发展,并以此来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发现或引发其他方面的兴趣或特长。
怎样为其提供个性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呢?
我有这样的设想:
l 对于有特长的学生,可以在听课(保证听课是前提)之后,让他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喜欢阅读的自由阅读;喜欢绘画的自由画画;喜欢音乐的可以听歌、作词、甚至谱曲;喜欢……
l 对于偏科的学生,在完成其他课业的基础上,指导其在兴趣发展点上向纵深发展。我们可以考虑为喜欢音乐的孩子举办个人演唱会;为喜欢绘画的孩子举办个人画展;指导喜欢写作的学生在适当的场所发表自己的作品;为喜欢英语的孩子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为喜欢舞蹈的孩子举办班级舞会;指导喜欢电脑的孩子进行打字比赛,学习网页制作等技能;引导痴迷游戏的孩子学习游戏设计及制作等等等等。
l 为问题学生设计空间。我们的学生中总有一些不爱写作业的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他很痛苦,追他的作业,老师更痛苦,与其这样痛苦,还不如让他少写点,腾出时间做他喜欢做的事情,引发其某一方面的兴趣;还有些孩子连听课也感觉很痛苦,怎么办呢?我想,任何一个孩子,他肯定有某一方面的需求,我们可以试试以听课为条件满足他的需求或某一方面的需求,口号是:我满足你的需求,你达到我的要求,以此来尝试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兴趣。还有些孩子不愿做值日,可以让他做他想做的事情来代替做值日……
l 总之,我们必须承认孩子的差异,并为孩子提供差异发展的空间,通过特长发展、兴趣提升,使个性得到发展,通过个性发展,来带动弱势项目的发展,从而实现全面发展的目的,让教育脱离强迫,让教育成为个人发展的需求,让孩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