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碑林区教学能手课”有感
课程改革的大潮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机遇和挑战。新的教材,新的教学理念,从低段迈入中段,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前面的路该怎么走,让我们这群课改的实施者有着许多迷惑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进了“碑林区教学能手展示课”。一天的时间里,我们沐浴过《秋天的雨》,与徐霞客一起阅读大地,从《画家与牧童》中感悟到“虚心听取别人的建议”和“敢于向权威质疑”的道理等等。六堂课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毛老师执教的《秋天的雨》,这篇课文是一篇意味很浓的散文,内容丰富多彩,写出了秋天的缤纷多彩和丰收的景象。通过毛老师的教学演绎,我们不难清晰地领悟到本课呈现出来的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的几个亮点:
一、重语文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语文的确要上的有语文味。在学生需求的语言空间里,提供学生适宜的语言材料,以充实学生的阅读量。在揭示完课题后,毛老师送了学生几句话,“秋天是一首忧伤的小诗,秋天是一位温柔的母亲,秋天是一场金色的梦幻……”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句赞美秋天的比喻句,却在学生的心中埋下美化语言的种子。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问:“课文中说秋雨是一把钥匙,为什么?”学生随口便说“因为秋天的雨是一位魔术师,打开了夏天进入秋天的大门”……一句句这样的言语从孩子们的口中传出,让我们不得不惊叹三年级孩子的创造力。
新课改下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给学生一滴水就要有源源不断的常流水,而我们教师的课堂用语跟随学生学习和积极性、学习的效果都紧密联系。要想教学生学会说话,使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提高,我们自已也必须要先会说话,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也必须能运用自如。几位老师的课堂之所以充满生机,之所以能牵动学生及听课老师的心,也离不开他们自身的魅力与文化底蕴。
毛老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艺术更是不同凡想,她对学生的评价指导语言就是优美的诗语,她课堂上的即兴语言更如行云流水,不着痕迹地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如:在学生在朗读完后,她说“听着你的朗读我仿佛看见秋姑娘来了。”为了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她又说“让我们有滋有味地读出秋雨带来的色彩美,语言美。”以及在指导学生说话时的指导语,每一句话每一个创造和突发的情境都成为了学生学习的资源,都变成老师妙语连珠的教学资源。
二、读中有悟,学中有导
特级教师于永正指出:“语文教学就是要以学生诵读原文的练习为主线,就是通过多种方式联系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这句话既体现了阅读教学的一般规律,又可以说是对朗读重在感悟这一内涵的高度概括。课标中强调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毛老师执教的《秋天的雨》正是以读代讲,注重指导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整堂中毛老师通过范读、自由读,指名读,引读,表情朗读等朗读方式,指导学生在读中熟悉课文,理解课文,在读中学会朗读,学会合作。
如这一句:”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教师用柔美深情的语调范读“扇哪扇哪”,学生马上就明白像这样的句子该怎样读了。
三、课堂对话的真交流
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是促进儿童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关键所在。创设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心理期待、心理安全、心理自由和心理满足的学习条件和氛围,能帮助儿童高效地学习。如何能让教学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常让我思索。听了这堂《秋天的雨》让我没不难发现毛老师的课上有一种磁场,把学生紧紧地吸引住,那就是毛老师在课堂上与学生的真诚交流,那么自然、那么真切,没有任何虚假,做作。“有人向他挑战吗”“放开声音读,我们班的声音是最好听的”“我仿佛看见秋姑娘来了”等等, 检查中发现17号车行横通道照明不亮;守卫大队宿舍部分门锁坏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安委会提出了整改意见,要求部门负责人和各部门专职安全员,切实增强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落实安全措施,积极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安全。-->